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临床上产生假阴性的HOOK效应

发布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4524次 作者:

在体外诊断试剂检测行业,检测方法是层出不穷,随着科技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检测方法,目前医院临床主要还是以酶联免疫检测试剂、化学发光等检测试剂较多,在临床上会出现一种叫HOOK效应的使实验结果假阴性。

 

什么是HOOK效应?它又是如何产生产假阴性的呢?让我们进一步揭晓。

 

HOOK效应,还有人称为钩状效应,它产生的原因是抗原抗体反应时的浓度比例不合适从而导至反应不充分或是未进行有效的反应所产生的假阴性结果。

             

从上图中看到一条曲线,一般情况下向一定浓度抗体中加抗原,随着加入量增加反应越来越强,当抗原抗体达到******比例时所产生的沉淀物也是最多的,但超过平台期继续加量就会反应减弱,最终可导致反应很低产生假阴性,看其形状似钩状,所以又钩状效应。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反应条件前后还有两个部分又称带,在临床上常见的是:前面的现象是抗体多抗原少,抗体过量,这种抗体过量又称前带现象,而出现在后面抗原量过多时,又称为后带现象,前带和后带反应受阻。在临床检测中出的假阴性结果多数都是前带和后带现象造成的。HOOK效应是可以通过将样本进行稀释后再检测就可以避免了。

 

 

             

 

何种检测试剂会出现HOOK效应呢?

 

常用的检测试剂中一步法原理的以夹心法较多。双抗体夹心法为最多,一步竞争法中一般没有出现。二步法中也有文献报道也会出现HOOK效应。

 

是什么原因会出现HOOK效应的?

 

一步法夹心法

 

通常固相微孔板内预先包被抗体,加入待检抗原样本和限量的二抗标记酶联物,在微孔板内进行固液相同时反应,若在液相中抗原过多时产物如下:

 

a、正常情况产生复合物:固相Ab +待检Ag+二抗标记HRP

 

bHOOK效应时产生,过多的抗原会竞争结合加入的有限的二抗标记HRP,使正常产生复合物减少或不产生,最终会出产几种复合物并存:

 

固相Ab +待检Ag+二抗标记HRP

 

固相Ab +待检Ag

             

 

在经过洗液的洗涤过程时没有与固相结合的复合物就被冼掉,就会使该有的正常反应复合物减少或没有,产生检测结果为假阴性或检测值降低。

 

据文献报道称,检测待检抗原正常值与病理值之差大于3个数量级时,也有报道说AFP项目上是高于5个数量级时,均应小心会HOOK效应所造成的临床假阴性结果。

 

二步法

 

虽然两步法很多人都没觉得不会发生此现象,笔者查了相关文献也会出现。

 

二步法原理:在固相包被抗体的微孔板内加入待检测抗原进行反应,在洗涤时未结合的抗原被洗掉,然后加入二抗标记HRP进行反应,再次洗涤时未结合的二抗被洗掉,形成固相Ab +待检Ag+二抗标记HRP复合物存在板孔内。理论上讲,这是正相关的反应,待检抗原越多反应信号越强。有报道称抗原高浓度时,在结合上固相抗体后,再遇二抗标记HRP反应后会解离固相抗体的结合而被洗脱掉,出现假阴性检测结果。

 

随着杂交瘤单抗的出世Femando等设计了一个堪称现代经典的实验模式,使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此实验,推出了一个新理论:即标记二抗介导被捕捉抗原分子发生分子“变构(Confromational change)”使之形成标记二抗与变构的抗原分子复合物,从固相一抗上解离,最终产生反应信号减低的 “HD-HOOK”效应,这种“抗原分子变构理论”的核心是抗原的“质”变问题。

 

发现于少数具有多重抗原决定簇的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如:SFAFPPSAHCG等项目上。

 

那么临床上如何减少或避免HOOK效应出现这种假阴性的结果?

 

综上所述,不言而喻就是样本要进行稀释后检测,便可以降低或解决出现HOOK效应现象。但这也遇到现实中的问题是样本要稀释多少倍合适?有些试剂盒要求原倍加样,操作上对于大批量检测样本的临床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麻烦费时的工作,这个问题已由来已久,最好的方式是产品本身在实验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减少出现HOOK效应的策划,在主要原料抗原抗体的搭配上,使用比例上进行综合考虑,来规避此类风险的出现,本人经验有限,若有更好的观点欢迎指教。

刘柱  撰稿

 

版权所有:同昕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240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196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35互联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创新大厦(昌平区生命园路29号)D座201室     电话:(010)80729678    传真:(010)80729678-8002